南希·佩洛西,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不仅在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她的个人财富和投资选择也吸引了无数目光。作为美国众议院前议长,她的财务活动,尤其是股票投资,总是能掀起热议。
很多人好奇:她到底是怎么投资的?她的投资组合里有哪些“宝贝”?她的策略有参考价值吗?过去收益又如何?我们普通人能不能跟上她的节奏?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些问题,看看她是怎么玩转资本市场的,顺便能不能给我们点启发。

说到佩洛西的投资组合,科技股绝对是“主角”。她长期在加利福尼亚州当国会议员,那可是美国科技产业的“大本营”,所以她对科技公司情有独钟不奇怪。根据她公开的财务报告,她的持仓里有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英伟达(Nvidia)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这些大牌。
这些公司不光是科技界的“扛把子”,也是近几年美股里最会赚钱的明星股。

除了科技股,佩洛西也没放过其他机会。比如,她在能源公司Vistra Corp(股票代码VST)里买了不少期权,说明她也看好能源这块。还有人猜她可能会投一些新兴公司,比如电动车领域,虽然还没看到具体的交易记录,但市场对她的眼光总是充满想象。
另外,佩洛西的老公保罗·佩洛西是个风险投资高手,他在科技和房地产上的成功也给家族财富加了不少分。所以,佩洛西的投资组合既聚焦科技,又有点“广撒网”的味道,挺有看头的。
佩洛西的投资策略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长期持有潜力股,二是特别会挑时机。
她最爱投那些能跑赢大盘的科技公司,还会用期权这种工具把收益“放大”。比如,2023年11月,她买了50份英伟达的看涨期权,执行价120美元,到期是2024年12月20日。当时可能没人觉得有多特别,但后来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和芯片上的表现太猛,股价蹭蹭涨,估计这笔投资能给她带来500万美元的回报。
她的“择时”能力也很强,经常能在市场转折点出手。不过,这也让一些人怀疑:她是不是靠当议长的便利拿到了什么“内部消息”?佩洛西自己倒是坚决否认,但不管怎么说,她的成绩确实比一般人亮眼。
普通人能不能学她?倒是也有可借鉴的地方。比如,盯着科技行业,尤其是那些技术强、市场地位稳的公司,是个不错的方向。也能用期权试试,既能赚得多,又得能管住风险。不过,咱们普通人没她那样的资源和信息,得多想想自己的风险底线,别一股脑儿跟着冲。
佩洛西的投资成绩单可以用“亮眼”来形容。2023年,她的投资组合收益率达到65%,而同期的标普500指数才涨了29.6%,她完胜市场平均水平。2024年也不赖,光是1月到2月,她的投资就赚了1200万美元,净资产直接飙到2.57亿美元。英伟达这些科技股是她的大功臣。
当然,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她的投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22年7月,她老公保罗以每股164.05美元卖了2.5万股英伟达,价值在100万到500万美元之间,结果亏了34万美元。当时不少人吐槽她看走眼,不过从长远看,她的整体回报还是很可观。
总的来说,佩洛西的投资组合靠着对科技股的精准押注,过去几年表现甩市场好几条街,难怪大家都盯着她。
想知道佩洛西买了啥卖了啥?有几个办法能帮你跟上她的节奏:
还真有这种ETF!市场上有些基金专门盯着政治人物的投资组合,通过分析他们的财务报告,模仿他们的操作,让普通人也能“蹭”一把议员的眼光。
比如,NANC ETF(代码NANC)就是追踪民主党议员的,名字还带了点佩洛西的影子,可见她在投资圈的影响力。这只基金过去一年收益率大概30%,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另一只KRUS ETF(代码KRUS)则跟共和党议员的投资走,表现也不错。
这些ETF挺有意思,既是投资工具,也让大家开始讨论政治人物投资的透明度问题。想试试的投资者得看看这些基金的策略和风险,挑个适合自己的。
南希·佩洛西的投资组合和策略让人刮目相看。她偏爱科技股,还会投点能源和新兴行业,过去几年的表现更是甩市场一大截。想跟上她,可以查财务报告、刷金融平台和社交媒体,或者直接买NANC这样的ETF“抄作业”。她的投资思路对普通人来说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关注科技和精准择时这两招,值得琢磨。
说到投资,平台也很重要。比如 BiyaPay这个多资产钱包,一个平台就能搞定美股、港股和数字货币,出入金还特别快,基本随时到账。不管是想投热门的美股,还是在港股、数字货币间灵活切换,BiyaPay都能帮你省不少心。资金流动顺畅了,抓机会才更方便,比如只有像佩洛西这样玩转市场的人才更容易赚到钱。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种方便的工具说不定也能让投资更顺手,试试看吧!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 BiyaPay 或其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法律,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也不能替代财务顾问或任何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们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形式陈述,保证或担保该出版物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