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商家真的在用USDT吗 稳定币跨境支付的现实与传闻

author
Max
2025-11-05 10:39:40

义乌商家真的在用USDT吗 稳定币跨境支付的现实与传闻

Image Source: unsplash

近期,一则传闻在市场引发热议。

传闻宣称,义乌有超过3000家商户在使用USDT收款,月交易额高达10亿美元。

这一说法描绘了稳定币跨境支付的繁荣景象。然而,传闻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官方数据显示的贸易规模如下:

时间段 总进出口额 (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 631.2

这些通过传统银行渠道完成的交易,揭示了义乌外贸的真实主流。

核心要点

  • 义乌商家主要使用银行渠道收款,这确保了出口退税和商业信誉。
  • 少数商家在特殊情况下使用USDT,但这不是普遍现象。
  • 出口退税对外贸企业非常重要,它比节省手续费更有价值。
  • 使用USDT收款存在法律风险,还可能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
  • 稳定币在一些国家有特定用途,但它在中国跨境贸易中面临很多障碍。

义乌收款真相:传闻与现实

义乌收款真相:传闻与现实

Image Source: unsplash

传闻描绘的景象与义乌的商业现实相去甚远。绝大多数商家的日常收款依然依赖成熟且合规的传统路径。

主流选择:传统银行渠道

义乌外贸的主流收款方式清晰而稳定。商家普遍使用传统银行渠道处理交易。大额交易主要通过银行电汇完成。尽管一些人认为SWIFT系统“缓慢且成本高昂”,但其合规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B2B贸易的首选。

同时,官方主导的解决方案也在积极推广。

  • “义乌支付”(Yiwu Pay):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旨在服务义乌超90万的商户。它支持包括人民币在内的21种主要货币结算,并整合了支付宝、Apple Pay等便捷的支付应用。
  • 现金与银行卡:在义乌实体市场内,小额交易仍以人民币现金为主,部分店铺接受中国内地的银行卡支付。

这些官方和传统渠道共同构成了义乌收款的骨干网络,确保了贸易活动的有序进行。

少数使用者探秘

尽管传统渠道是主流,但确实有少数商家在特定情况下使用USDT。有报道指出,义乌小商品市场已出现使用稳定币进行交易结算的案例。这些使用者通常面临特殊处境:

当来自俄罗斯或部分非洲地区的买家因国际制裁无法使用银行系统时,加密货币成为了一种替代支付方案

此外,部分买家可能主动要求使用加密货币以简化流程或保护隐私。对于一些小额高频的交易,这种方式也能提升效率。然而,这仅限于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完成交易的特定场景,并非普遍选择。

官方回应与券商研报

中国内地对加密货币的严格监管政策是商家需要面对的现实。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关注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但对私人使用加密货币进行贸易的政策并未改变。这意味着使用USDT收款存在合规风险,商家可能因缺乏银行单据而无法获得出口退税。

券商研报也揭示了官方的真正布局。中国正在大力推广其自有的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和数字人民币(e-CNY)。

系统 2021年增长 截至2022年初
CIPS 交易额增长75% 持续扩大
e-CNY - 钱包数达2.61亿个

这些举措表明,官方更倾向于通过建立自主的、合规的清算系统来提供SWIFT之外的替代方案,而非转向去中心化的稳定币跨境支付。

稳定币跨境支付:理想优势与现实障碍

稳定币跨境支付:理想优势与现实障碍

Image Source: unsplash

稳定币支付的传闻之所以吸引人,源于其描绘的理想化优势。然而,当这些优势与外贸的商业现实碰撞时,便会暴露出其难以逾越的障碍。

理论优势:近乎零成本

传统跨境支付方式的成本高昂,是商家寻求替代方案的直接原因。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3年末国际汇款的平均成本占汇款金额的6.39%。如果通过银行渠道进行,这一成本可能飙升至交易价值的11.99%

这意味着一笔10,000美元的货款,仅手续费就可能高达数百甚至上千美元。

稳定币支付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它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点对点转账,直接从付款方钱包转移到收款方钱包,绕过了传统银行体系中的多个中介机构。这种模式带来了显著的优势

  • 极低的交易费用:稳定币交易的网络费用与金额大小无关。
  • 高效的结算速度:区块链网络全天候运行,交易通常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确认。
  • 简化的流程:无需填写复杂的电汇表格或等待银行处理。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效率,我们可以对比两种主流USDT网络的理论性能

特性 TRC-20 USDT (波场网络) ERC-20 USDT (以太坊网络)
交易费用 通常低于1美元,成本极低 费用较高,网络繁忙时可能超过50美元
交易速度 速度快,通常在一分钟内完成 速度较慢,可能需要数分钟甚至更久

对于一笔10,000美元的支付,使用TRC-20网络的USDT成本可能不到1美元,而传统电汇可能需要50美元。这种近乎零成本、秒级到账的特性,构成了稳定币跨境支付最核心的理论吸引力。

核心障碍:出口退税的缺失

尽管理论优势明显,但一个根本性的商业现实使其在义乌这样的B2B外贸场景中步履维艰,那就是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是中国内地为鼓励出口而实施的一项关键政策。它将商品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商品报关出口后退还给出口企业。这笔退税款是外贸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金额远超节省下来的交易手续费。

要成功申请出口退税,企业必须向税务部门提供一套完整的单证,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

银行出具的官方收汇凭证。这份文件是证明企业已通过合规渠道收到外汇货款的唯一合法依据。

而USDT交易发生在区块链上,资金流动不经过银行系统。因此,商家无法获得申请退税所必需的银行收汇凭证。

对一个正规经营的义乌商家而言,这意味着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 选项A:节省几十美元的汇款手续费,但放弃占货款总额高达13%(根据不同商品税率而定)的出口退税。
  • 选项B:支付传统汇款手续费,但确保获得数千甚至数万美元的出口退税。

答案不言而喻。为了微不足道的手续费节省而放弃巨额的合法利润,这在商业上是完全不成立的。

合规红线与商业信誉

除了商业利益的考量,法律的红线是所有商家都无法忽视的现实。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对虚拟货币的态度十分明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在2013年和2017年发布的文件

  • 比特币、USDT等“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
  • 它们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流通使用。
  • 任何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都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这意味着使用USDT进行贸易结算,本身就处在一个法律的灰色地带。对于企业而言,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潜在后果

机构/行为 法律后果/规定
参与加密货币交易 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涉及非法集资等刑事指控。
金融机构 被严格禁止为加密货币交易提供开户、结算等任何服务。
投资合同 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投资合同被视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非法所得 通过非法加密货币活动获得的收益将被依法没收。

这种不合规的操作不仅会招致法律风险,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一个依赖非官方渠道收款的企业,很难获得大型合作伙伴、供应商以及金融机构(如提供贸易融资的香港持牌银行)的信任。

隐形成本:U商价差与风险

即便商家愿意承担上述所有风险,稳定币跨境支付的成本也并非“近乎为零”。商家收到的USDT是数字资产,无法直接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厂房租金或原材料采购。它必须被兑换成本地法定货币才能进入实体经济。

这个兑换过程通常通过场外交易(OTC)完成,即寻找所谓的“U商”进行私下兑换。这个环节隐藏着额外的成本与风险:

  1. 兑换价差:U商提供兑换服务并非免费。他们报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存在差价,这本质上就是一笔隐藏的手续费。这个差价通常在1%或更高,远超USDT转账本身的费用。
  2. 资金冻结风险:这是最致命的风险。由于加密货币的匿名性,U商的资金来源极其复杂,其中可能混杂着来自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的资金。

当商家通过U商将USDT兑换成人民币后,一旦收到的款项被执法部门认定为“涉案资金”,商家的银行账户将可能被立即司法冻结

即使商家对资金来源毫不知情,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证明自己的清白,期间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潜在的巨大损失,是任何审慎的商人都无法承受的。

全局视角:稳定币的应用与风险

尽管稳定币在义乌B2B外贸领域受阻,但它在其他特定场景中找到了用武之地。跳出义乌,从全局视角审视,稳定币的应用与风险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新兴市场的应用探索

在一些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或本国货币不稳定的国家,稳定币成为民众保护资产的“救生筏”。

阿根廷和土耳其是两个典型例子。2023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61%,许多公民将比索兑换成USDT等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以对抗货币贬值。当阿根廷比索在2023年12月大幅贬值时,该国稳定币月交易量飙升至超过1000万美元

在这些地区,稳定币主要发挥两大作用:

  • 价值储存:帮助人们规避恶性通货膨胀,保住财富的购买力。
  • 支付工具:在银行系统不便或受限时,提供一种高效的跨境支付方式。

Chainalysis的报告显示,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稳定币使用量正快速增长,有时甚至超过了比特币。

旅游业等领域的支付实践

旅游业是另一个积极探索稳定币支付的领域。这个行业涉及大量小额、高频的跨境交易,对支付效率有很高要求。

一些航空公司和在线旅行社已经开始接受加密货币。例如,旅游预订平台Travala.com在2024年的预订额中,有80%是通过加密货币完成的。为了简化这一流程,市场上出现了像Biyapay这样的支付解决方案。这类平台允许酒店、旅行社等商户轻松接受稳定币付款,并可以选择将其结算为本地法定货币,从而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汇率风险。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行业内对区块链技术缺乏足够认识、技术标准不统一以及监管不确定性,都阻碍了稳定币支付的广泛普及。

固有风险:脱锚与监管

稳定币并非没有风险,其中最致命的是“脱锚风险”——即稳定币与所锚定的法定货币(通常是美元)失去1:1的兑换比率。

2022年的TerraUSD (UST) 崩盘事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脱钩案例。这个算法稳定币的价值在一周内几乎归零,导致约60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并引发了整个加密市场的连锁反应。这一事件让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意识到了稳定币,特别是算法稳定币的结构性缺陷。

UST的崩盘直接导致投资者对稳定币的信心动摇,即使是资产抵押型的Tether (USDT)也曾短暂跌至0.96美元。

这次危机也加速了全球监管的步伐。主要经济体正在为稳定币跨境支付和各类应用建立明确的规则。

地区 监管框架 生效时间
🇪🇺 欧盟 MiCA法案 2024年6月
🇺🇸 美国 GENIUS法案 2025年7月

这些法规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必须持有1:1的储备资产,并接受严格的监管。这意味着稳定币正从一个野蛮生长的领域,逐步走向合规化运营。

义乌商家大规模使用USDT收款,这个传闻与商业现实严重不符。

稳定币支付有其特定价值。它在金融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如拉丁美洲)解决了支付难题,在一些C2C场景中也展现了效率。但在义乌成熟的B2B贸易中,它因无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而受限。这个核心商业利益的缺失,远比节省手续费更重要。

最终,技术的理想优势必须向商业现实低头。稳定币的未来或许并非颠覆,而是作为“网络之网络”的一部分,融入现有合规体系,成为一种战略补充。

FAQ

义乌商家大规模使用USDT收款吗?

传闻与事实不符。绝大多数义乌商家依赖传统银行渠道收款。这是确保获得出口退税和维持商业信誉的关键。少数使用案例仅限于无法通过银行结算的特殊情况。

为什么出口退税比节省手续费更重要?

出口退税是外贸利润的核心来源,其金额可达货款的13%。而传统电汇手续费通常远低于1%。商家不会为了节省少量手续费,而放弃这笔远超手续费的合法利润。

使用USDT收款有哪些隐形成本和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

  • 兑换价差:通过“U商”兑换法定货币存在1%或更高的隐藏费用。
  • 资金冻结:收到的款项若来源非法,可能导致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内地对加密货币贸易结算的态度是什么?

中国内地监管机构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作为货币流通。使用USDT结算不仅无法获得关键的银行收汇凭证,还面临严重的合规风险。

风险类别 具体说明
法律地位 虚拟货币不具备与法定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
合规操作 无法获取出口退税所需的官方收汇凭证。
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被禁止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 BiyaPay 或其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法律,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也不能替代财务顾问或任何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们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形式陈述,保证或担保该出版物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

其他BiyaPay博客内容
选择国家或地区,阅读当地博客
BiyaPay
BiyaPay 让数字货币流行起来

联系我们

客服邮箱: service@biyapay.com
客服Telegram: https://t.me/biyapay001
Telegram社群: https://t.me/biyapay_ch
Telegram数字货币社群: https://t.me/BiyaPay666
BiyaPay的电报社区BiyaPay的Discord社区BiyaPay客服邮箱BiyaPay Instagram官方账号BiyaPay Tiktok官方账号BiyaPay LinkedIn官方账号
规管主体
BIYA GLOBAL LLC
美国证监会(SEC)注册的持牌主体(SEC编号:802-127417);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认证会员(中央注册登记编号CRD:325027);受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和美国证监会(SEC)监管。
BIYA GLOBAL LLC
在美国财政部下设机构金融犯罪执法局(FinCEN)注册为货币服务提供商(MSB),注册号为 31000218637349,由金融犯罪执法局(FinCEN)监管。
BIYA GLOBAL LIMITED
BIYA GLOBAL LIMITED 是新西兰注册金融服务商(FSP), 注册编号为FSP1007221,同时也是新西兰金融纠纷独立调解机制登记会员。
©2019 - 2025 BIYA GLOBAL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