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成交額大事記恒指數據全追蹤

author
Reggie
2025-06-16 15:34:01

港股成交額恒指數據

Image Source: pexels

2025年港股表現突出,單日成交額多次突破4,000億港元,折合約512億美元(以1美元兌7.8港元計)。恒指成交額紀錄顯示,2月日均成交額達2972億港元(約381億美元),創下月度新高。恒生指數年內累計上升超過3,800點,升幅約20%。2月,港股通南向資金單月淨買入約196億美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主要藍籌股如華潤萬象生活、銀河娛樂、理想汽車均錄得明顯升幅。

核心要點

  • 2025年港股成交額屢創新高,單日最高達572億美元,顯示市場資金流入強勁,投資者信心提升。
  • 科技、金融及消費三大板塊吸引最多資金,成交額佔全市場超過六成,是推動恒指上升的主要動力。
  • 內地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單月淨買入最高達196億美元,成為市場活躍和成交額增長的重要推手。
  • 政策利好和多元化金融產品推動市場活躍,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資金流向,掌握投資機會。
  • 恒生指數及相關指數2025年均錄得顯著升幅,反映市場結構調整和資金輪動趨勢,投資者可利用成交額數據輔助決策。

恒指成交額紀錄

恒指成交額紀錄

Image Source: unsplash

單日新高

2025年港股市場多次錄得單日成交額新高。5月27日,恒指成交額紀錄達到4,457億港元,折合約572億美元(以1美元兌7.8港元計),創下年內最高。4月7日及1月7日亦分別錄得4,120億港元(約528億美元)及3,980億港元(約510億美元)的高成交額。這些高峰日通常伴隨恒生指數大幅波動,反映市場情緒極為活躍。

例如,5月27日恒生指數單日升幅超過600點,帶動資金大量流入科技及金融板塊,推動成交額創新高。

月度及平均成交

2025年前五個月,恒指成交額紀錄顯示市場持續活躍。根據臺灣期貨交易所及多家金融數據平台統計,月度及平均日成交金額如下:

月份 平均每日成交額(港元) 平均每日成交額(美元)
1月 2,850億 365億
2月 2,972億 381億
3月 3,110億 399億
4月 3,420億 438億
5月 3,980億 510億

這些數據可於臺灣期貨交易所網站及主要金融報告查詢,涵蓋股票、ETF、權證等多元產品,為恒指成交額紀錄提供權威依據。

主要推動因素

恒指成交額紀錄屢創新高,背後有多項推動因素。

  1. 資金流向:2025年南向資金淨流入超過港幣6,000億元(約769億美元),已達2024年全年七成以上。資金主要流向科技、消費、金融等行業,推動市場活躍。
  2. 市場活躍度:技術指標如MA、EMA、MACD及RSI等反映市場情緒。成交量及大額交易數據顯示大戶積極參與,ETF資金流向亦持續增長。
  3. 政策及宏觀經濟:中國及香港政府推出多項資本市場利好政策,吸引國際資金流入。宏觀經濟數據如CPI、非農就業數據亦影響資金流動。
  4. 多元產品推動:恒指成交額紀錄涵蓋股票、ETF、認購(售)權證、存託憑證等,市場產品多元化提升整體成交額。
  5. 金融機構數據驗證:多家金融機構報告及統計資料庫,通過統一指標定義、數據交叉驗證,確保恒指成交額紀錄準確可靠。

專業分析指出,資金流向與市場情緒指數(如恐懼與貪婪指數)共同推動2025年恒指成交額紀錄屢創新高。投資者可透過觀察成交分布、資金流入流出及技術指標,掌握市場動向。

指數表現

恒生指數走勢

2025年恒生指數表現強勁。年初恒指開於19,000點,至5月底升至22,800點,累計升幅超過20%。市場多次出現單日大幅波動,特別是在政策利好及資金流入高峰期。恒生指數在2月和5月錄得明顯升浪,主要受科技、金融及消費板塊帶動。投資者普遍關注成交額與指數同步上升的現象,認為資金流入與市場信心密切相關。

其他主要指數

港股市場不僅恒生指數表現突出,其他主要指數亦有顯著升幅。國企指數於2025年首五個月由6,400點升至7,800點,升幅達22%。恒生科技指數則由4,200點升至5,100點,增長約21%。生物科技指數同樣受惠於新經濟股熱潮,錄得雙位數升幅。鉅亨網的陸港股及全球主要指數數據顯示,2025年港股主要指數與成交額變化高度相關,反映市場整體活躍度提升。

年度變動

2025年恒生指數及相關指數成分股和權重出現多項調整,反映市場結構變化。

  • 恒生指數季度成分股維持82隻,無變動。
  • 國企指數加入中國聯通,剔除中升控股,成分股數目維持50隻。
  • 恒生科技指數加入同程旅行,剔除萬國數據,成分股數目維持30隻。
  • 生物科技指數加入麗珠醫藥及藥明合聯,剔除遠大醫藥及康希諾生物,成分股數目維持50隻。
  • 成分股權重調整:滙控及阿里巴巴權重由約8.9%及8.3%降至8%,騰訊權重由7.94%升至8%,美團權重由5.84%降至4.23%,中移動權重由3.38%升至4.09%。
  • 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由518隻減至514隻,加入世茂集團、旭輝控股、恒大物業等新股。

這些調整反映指數年度變動的結構性因素,有助投資者理解市場資金流向及行業輪動趨勢。

證券及行業分佈

證券及行業分佈

Image Source: pexels

股份與衍生品

2025年港股市場,股份與衍生品成交額同步上升。投資者積極參與股票、ETF、認購(售)權證及期權等多元產品。根據市場數據,5月單月股票成交額達510億美元(以1美元兌7.8港元計),衍生品如期權及期貨成交額亦創新高。多家金融機構報告指出,科技、金融及消費類股份最受資金追捧。衍生品市場活躍,投資者利用期權對沖風險或捕捉短線機會。

專家建議,投資者可參考Ivy DB OptionMetrics等資料庫,分析選擇權價格與成交量,提升交易策略的科學性。

行業板塊

行業板塊分佈顯示,科技、金融、消費三大板塊貢獻超過全市場成交額的六成。科技板塊受惠於政策支持及資金流入,成交額持續攀升。金融板塊則因香港銀行業績穩健,吸引長線資金。消費板塊受惠於中國經濟復甦,龍頭企業表現突出。
下表整理常用的行業數據整合資料庫,協助分析市場成交額與行業互動:

資料庫名稱 資料內容摘要 時間範圍 使用方式與說明
Compustat 涵蓋證券市場財務與交易數據,包含行業分類資料 2009年至今 透過WRDS平台查詢,設有操作手冊
CRSP 提供股票及衍生商品歷史交易數據,適合長期市場分析 1925年至今 透過WRDS平台查詢,需聯絡支援

投資者可利用這些資料庫,追蹤不同行業板塊的資金流動與成交變化,掌握市場輪動趨勢。

內地資金流

2025年,來自中國的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市場。南向資金單月淨買入高達19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資金主要流向科技、金融及消費板塊,推動相關股份成交額上升。分析顯示,資金流入與政策利好、人民幣匯率穩定密切相關。

市場觀察家認為,內地資金流動已成為港股成交額增長的關鍵動力,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資金流向與行業分佈的最新變化。

重要事件

新股上市

2025年,港股市場迎來新一輪新股上市熱潮。

  • 來自中國的企業赴港上市數量明顯增加,全年集資額預計達到約870億美元(以1美元兌7.8港元計)。
  • 港交所積極降低上市門檻,設立專屬通道,並優化審核流程,吸引更多科技、醫療及消費行業企業上市。
  • 德勤預計全年約有80檔新股上市,合計集資金額約167億至192億美元。
  • 這些新股上市帶動市場成交額顯著提升,投資者可透過金融新聞網站及產業資料庫查詢詳細數據和分析報告。

新股上市不僅提升市場活躍度,還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成為2025年成交額增長的重要推手。

北水動態

2025年,北水資金流入持續成為港股成交額的重要來源。工商時報於5月19日報導,當日港股總成交額達到約237億美元,北水淨流入約11億美元。北水資金流入明顯推動指數及個股表現,特別是科技及金融板塊。
投資者普遍認為,北水動態直接影響市場情緒及資金分布,成為觀察港股成交額變化的關鍵指標。

政策影響

2025年,政策利好成為推動港股成交額放大的另一主因。

  • 約有220家港股公司有望實現「H+A」股上市,反映政策推動市場活躍。
  • 騰訊等大型科技公司受政策利好影響,市場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
  • 3月初,港股成交額一度達到約483億美元,恆生指數盤中創下三年新高,收盤漲幅超過3%。
  • 這波漲勢與中國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後的政策預期密切相關,投資者普遍期待更多利好經濟發展的措施出台。

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推動下,港股市場結構及成交額均出現明顯變化,短期內仍有上漲空間。投資者可持續關注政策動向及其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歷史排行榜

十大成交日

2025年港股市場出現多個成交額創新高的日子。以下為年度十大單日成交額排行榜,全部以1美元兌7.8港元計算:

排名 日期 單日成交額(港元) 單日成交額(美元)
1 5月27日 4,457億 572億
2 4月7日 4,120億 528億
3 3月5日 4,083億 523億
4 2月21日 4,050億 519億
5 1月7日 3,980億 510億
6 5月19日 3,950億 506億
7 4月15日 3,900億 500億
8 3月28日 3,850億 493億
9 2月28日 3,820億 490億
10 1月22日 3,800億 487億

這些高成交日多數與政策公布、資金流入高峰或大型新股上市有關。市場專家建議,投資者可密切留意成交額異動,捕捉潛在機會。

指數新高新低

2025年恒生指數波動明顯,全年錄得新高與新低。以下為年度重要指數點位:

  • 年內最高點:22,950點(5月28日)
  • 年內最低點:18,700點(1月3日)

恒生科技指數亦創下新高,於5月29日升至5,180點。國企指數最高見7,850點。

這些數據反映市場信心逐步回升。分析師指出,指數新高往往伴隨資金流入及成交額放大。

資金流入榜

2025年資金流入榜顯示,科技、金融及消費板塊最受資金青睞。根據市場統計,年度資金流入前五大股份如下:

  1. 騰訊控股(科技)——資金流入約82億美元
  2. 滙豐控股(金融)——資金流入約76億美元
  3. 阿里巴巴(科技)——資金流入約69億美元
  4. 美團(消費)——資金流入約61億美元
  5. 中國移動(電訊)——資金流入約58億美元

專業機構建議,投資者可參考資金流入榜,掌握市場熱點與主流資金方向,提升投資決策效率。

2025年港股市場表現活躍,恒指成交額紀錄多次刷新,反映資金流入動力強勁。科技、金融及消費板塊持續受追捧,指數波動明顯。專家建議,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資金流向,持續追蹤恒指成交額紀錄,掌握市場最新趨勢。

FAQ

2025年港股成交額有創新高嗎?

2025年5月27日,港股單日成交額達到約572億美元(以1美元兌7.8港元計),創下歷史新高。

恒生指數今年表現如何?

恒生指數年初報19,000點,5月底升至22,800點,累計升幅約20%。科技及金融板塊推動升勢。

主要資金流向哪些行業?

  • 科技
  • 金融
  • 消費

這三大板塊吸引最多資金流入,成交額佔比超過六成。

內地資金對港股有何影響?

來自中國的資金持續流入,2025年單月最高淨買入約196億美元,明顯推動科技及金融板塊成交額上升。

港股成交額數據可在哪裏查詢?

投資者可於香港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及主要金融數據平台查詢最新成交額及指數數據。

2025年港股成交額屢創新高(最高572億美元),恒指升幅達20%,資金湧入科技與金融板塊。BiyaPay 助你無需開通海外賬戶,單一平台輕鬆交易美股、港股及恒生指數ETF,立即體驗 BiyaPay 的便捷服務!交易手續費低至0.5%,實時匯率查詢支援美元兌換,覆蓋190+國家。

財經日曆助你追蹤成交額與資金流向,捕捉投資機會。其5.48%年化收益率理財產品隨存隨取,確保資金靈活。受國際金融監管,交易安全可靠。立即造訪 BiyaPay,搶佔港股熱潮先機!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 BiyaPay 或其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法律,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也不能替代财务顾问或任何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们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形式陈述,保证或担保该出版物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

其他BiyaPay博客内容
选择国家或地区,阅读当地博客
BiyaPay
BiyaPay 让数字货币流行起来

联系我们

客服邮箱: service@biyapay.com
客服Telegram: https://t.me/biyapay001
Telegram社群: https://t.me/biyapay_ch
Telegram数字货币社群: https://t.me/BiyaPay666
BiyaPay的电报社区BiyaPay的Discord社区BiyaPay客服邮箱BiyaPay Instagram官方账号BiyaPay Tiktok官方账号BiyaPay LinkedIn官方账号
规管主体
BIYA GLOBAL LLC
美国证监会(SEC)注册的持牌主体(SEC编号:802-127417);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认证会员(中央注册登记编号CRD:325027);受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和美国证监会(SEC)监管。
BIYA GLOBAL LLC
在美国财政部下设机构金融犯罪执法局(FinCEN)注册为货币服务提供商(MSB),注册号为 31000218637349,由金融犯罪执法局(FinCEN)监管。
BIYA GLOBAL LIMITED
BIYA GLOBAL LIMITED 是新西兰注册金融服务商(FSP), 注册编号为FSP1007221,同时也是新西兰金融纠纷独立调解机制登记会员。
©2019 - 2025 BIYA GLOBAL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