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这个曾经称霸全球的芯片巨头,如今却深陷190亿美元巨额亏损,市值不断缩水,竞争对手步步紧逼!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华人大佬——陈立武,临危受命,正式上任英特尔CEO!他一上台,就放出狠话——全面改革制造和AI业务,裁撤臃肿管理层,推动公司重回巅峰!
但问题来了,英特尔的至暗时刻,真能靠这一场变革翻盘吗?他能否带领英特尔打赢这场“芯片逆袭战”?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带领AMD逆袭的苏姿丰一样,把AMD从破产边缘拉回来。

历史是否会在英特尔身上重演?此外我还准备买入一家正在快速崛起的金融科技公司,股价从历史高位回调45%,它巨大的发展潜力,让它具有吸引。我将从它的财务表现、估值和增长潜力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为什么我看好这家公司。
先来看看INTC新CEO
陈立武(1959年生于马来西亚)是半导体与风投领域传奇人物。16岁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后获麻省理工核工程硕士与旧金山大学MBA。2022年斩获半导体界"诺贝尔"——罗伯特·诺伊斯奖。这些背景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立武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近20年的经验,2009-2021年执掌EDA巨头Cadence期间,他带领公司实现收入翻倍、运营利润飙升,股价暴涨3200%,市值突破650亿美元。更早的1987年,28岁的他创立华登国际,专注半导体、互联网及新能源投资,管理超30亿美元资本,累计投资500余家企业,其中半导体公司超120家。
他坚持"长期主义"投资哲学,最经典案例是中芯国际:作为创始股东坚守18年未退出,2020年推动其成为首家"A+H"红筹上市公司,创下A股十年最大IPO纪录。其主导投资的兆易创新、全志科技等企业,构建起中国半导体产业版图。
2022年加入英特尔董事会,但两年后(2024年8月)因与CEO基辛格管理分歧离职。同年12月基辛格卸任时,英特尔市值已蒸发1500亿美元,创188亿美元历史亏损,代工战略严重受挫。

然而,陈立武接任英特尔CEO,让我不禁想到了当年苏姿丰接手AMD的情形。
2014年,当苏姿丰被任命为AMD首席执行官时,公司负债22亿美元濒临破产,市场份额遭英特尔、英伟达等巨头挤压。她果断裁员7%,通过技术授权筹集6亿美元资金,并率团队于2017年推出革命性Zen架构(性能提升52%),彻底扭转AMD命运,使其重归高性能计算赛道。
当前英特尔处境与当年的AMD形成镜像:虽保有市场地位,但代工战略受挫、技术迭代滞后,市值三年蒸发1500亿美元,面临台积电等强敌竞争。曾创造Cadence市值神话、推动中芯国际等半导体企业崛起的陈立武,虽因管理分歧于2024年离开英特尔董事会,其深厚的行业资源与投资魄力仍被寄予厚望。能否复刻苏姿丰的逆袭剧本,或将成为半导体行业下一个十年最大悬念。

陈立武的“三把火”能否扭转乾坤?
第一把火:把英特尔的代工制造业务Intel Foundry推向了前台。
别看这块业务过去一直处于低调状态,但对陈立武来说,它是重生的关键。当前,英特尔为微软、亚马逊等大公司代工生产芯片,虽然业绩没有台积电那样抢眼,但陈立武很清楚,想要重返巅峰,吸引更多的客户是必须的。通过推动这块业务,英特尔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客户,同时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短期内,可能会对英特尔股价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芯片行业前景乐观的背景下,市场对英特尔的信心也可能得到提振。
第二把火:改革英特尔内部架构,陈立武一直在内部批评基辛格的决策。直指基辛格遗留的臃肿架构,计划精简冗余团队,打破官僚文化,重拾英特尔"偏执狂生存法则"。此前他因不满内部低效辞职,如今意图通过架构瘦身提升决策效率,为财务复苏铺路。
第三把火:将英特尔的未来押注在AI领域。押注下一代AI芯片Panther Lake,依托18A先进制程技术突围。能否与英伟达、谷歌建立深度合作,将决定英特尔在AI芯片市场的生死局。
除了这三把火,市场关心的另一个话题点便是薪酬方案。陈立武薪酬包含100万美元年薪+200万奖金,更关键的是6600万美元股权激励(与股价强挂钩)。其自掏2500万美元购股并锁仓的操作,将个人财富与公司命运深度捆绑。若战略见效,可能复刻当年带领Cadence市值翻32倍的传奇。
HOOD:回调45%的金融科技新星,价值洼地还是风险陷阱?
近期,市场波动让不少投资者对金融科技公司产生了疑虑,特别是像Robinhood(HOOD)这样的公司,大家担心股市的不稳定会导致散户交易减少,从而影响它们的盈利能力。可是,事实却证明了,HOOD并没有因为市场的短期波动受到影响。

2025 年一季度,Robinhood(HOOD)股价累计下跌 45%,市值蒸发逾 300 亿美元。但最新财报数据揭示出与股价走势相悖的业务韧性,使其成为当前市场最具争议的金融科技标的。
业务韧性源自三大核心优势
2025 年 2 月,Robinhood 股票交易量达 1429 亿美元,同比激增 77%,远超市场预期。其增长并非依赖单一业务:期权交易收入占比超 60%,是股票交易的 4 倍;加密货币交易量同比增长 122%,通过衍生服务保持收入韧性。此外,三分之一收入来自用户现金利差,2 月存款净流入 48 亿美元(同比 + 28%),“黄金会员” 体系通过存款奖励和信用卡返现持续提升用户粘性。
尽管计划增加 10% 运营费用,公司预计 2025 年收入将增长 25% 至 36.9 亿美元,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达 60%,同比提升 32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表稳健:净现金储备 52.5 亿美元,无长期债务,现金流覆盖率达 180%。
当前市值 355 亿美元,扣除净现金后企业价值仅 295 亿美元。以预期收入计算,PS 倍数 11 倍低于行业平均 15 倍;EV/EBITDA 倍数 16.6 倍,显著低于标普 500 指数的 20 倍。相较于 2023 年峰值时的 80 倍市盈率,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市场悲观预期。
加密货币监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隐忧,美国 SEC 近期审查已导致部分业务调整。此外,零售交易活跃度存在周期性波动风险,新用户增速放缓至 5%。但公司在期权交易(市占率 28%)和加密货币钱包(1200 万用户)领域的优势尚未完全体现,技术平台的网络效应或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
投资策略:投资平台与时机并重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Robinhood 当前估值已反映最坏情况。但若监管趋严或用户增长停滞,估值仍有下行空间。其高成长性与低估值的矛盾,本质上是市场对金融科技行业监管与创新的博弈。投资者需在行业变革的窗口期,动态评估其风险收益比。投资者可以搭配多资产交易钱包BiyaPay,实时追踪英特尔与HOOD的股价动态,并通过其支持的数字货币(如USDT)充提美元/港币至银行账户,灵活出入金至券商平台。BiyaPay作为专业的出入金工具,不仅能简化美股交易流程,还能帮助投资者在波动市中快速调整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并捕捉成长红利。

最后
英特尔的高风险高回报属性适合激进型投资者,需紧密跟踪其代工与AI芯片进展;HOOD则提供金融科技赛道的高增长机会,回调后估值更具吸引力。两者搭配多资产交易钱包BiyaPay的优势,可构建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 BiyaPay 或其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法律,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也不能替代财务顾问或任何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们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形式陈述,保证或担保该出版物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



